过低的税率不但无法阻止韩国企业向我国倾销多晶硅产品,反而促使原产自韩国的多晶硅进口量快速增长。
由此,他不但成为我市通过向国家售点取得收益的第一人,同时也是我市领取到个人发电补贴的第一人。向国家卖电,共领取了689.39元2013年12月23日下午,尹健从国家电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领取了312.8元的电费,这使他成为我市通过向国家售电取得收益的第一人。
不过,工作人员也跟记者表示,目前来看,个人光伏发电项目总体发电量比较小,目前的补贴收益比较高,以后通过卖电的收益会加快回收成本。综上所述,全球气候变化的驱使下,生活环境的污染、气候的变化、加上生态环境的恶化-----太阳能光伏发电成为了清洁、安全、便利、高效、经济等特点,已成为当前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这位工作人员介绍,太阳能光伏发电因其清洁、安全、便利、高效、经济等特点,已成为当前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加上卖电所得的电费, 他共收取了689.39元。但企业光伏发电项目则不同,对于缓解 能源危机有很大的作用,这也是国家扶持光伏发电项目的主要原因。
国家领导人也对光伏发电产业给予了高度关注,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6月的讲话中提六大扶持政策极大支持了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尹健高兴的说,他上传的电量每度竟然达到了0.8元,并且家里自用的光伏发电每度还有0.359元的补贴。日前,一股第三代光伏热潮聚光光伏来袭,在经历了多晶硅、薄膜以后,我国光伏行业似乎走进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在原料成本、追踪技术、并网等瓶颈尚未完全突破的情况下,第三代光伏会不会再次沦为媒体的噱头呢?带着种种疑问,我们采访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高级工程师孟宪淦先生。
另外,光伏硅电池中材料银浆也将逐步被铜合金代替,所以硅电池在降低成本方面也有很大的空间,所以,我们必须看到晶体硅电池的迅猛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毕竟分布式相对于集中式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薄膜、聚光光伏产生的背景,就是在多晶硅虚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寻找新的技术路径而产生的,但是当晶体硅成本大幅下降的前提下,薄膜、聚光光伏等路径也就迎来了挑战。相对于集中式东部地区使用环境相对更加复杂,特别是东部沿海台风等自然灾害因素要考虑到。
记者:聚光电池是一种崭新的技术吗?现在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孟宪淦:聚光电池并不是新技术,它产生的背景也是在市场的助推之下,降低成本,提高转化率。很多企业提出了光伏电池的终身保修概念,现在一些出口企业做到了,这也是大趋势,发展分布式光伏需要光伏电池组件的终身保修。
我国的薄膜电池--铜铟镓硒转化效率也达到了16-17%,而按着日本的目标也可以达到25%。记者:日前,聚光光伏作为第三代光伏的概念再次见诸报端,并且有媒体指出,多晶硅为第一代光伏、薄膜为第二代光伏,甚至有人认为聚光光伏作为第三代光伏将会取代前两代,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孟宪淦:实际上,在光伏学术交流中并没有具体的光伏代际概念,它只是光伏电池的类型的一种。从目前来看,两者的市场占有率正在萎缩。实现平价上网以后,市场才算是真正的打开了。
在可以预见的2014年东部光伏将会得到迅猛发展,你觉得光伏制造企业、开发商如何赢得这次发展的契机?孟宪淦:过去我国光伏产业主要市场在外,现在我们正在积极地改变这种局面。从光伏发展来看,目前光伏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成本高。各种技术路线的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市场,三种路线,不管是晶体硅、薄膜、还是聚光三种路线都应该发展,至于哪一种成为主流应该把决定权交给市场。聚光电池材料砷化镓、薄膜电池则如碲化镉、铜铟镓硒都是稀有金属,而晶体硅材料则是二氧化硅,也就是沙子,不存资源型的问题。
过去,硅电池每瓦需要6克多晶硅,随着技术的进步,今后可以到达3克。(孟宪淦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高级工程师。
由于对过去非理性时代的误解,才导致现在发展的种种误区。为了降低成本,所以光伏行业采取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于是各种科学的技术路线也就不断涌现,光伏产业也是在这种力量的助推下,不断发展进步的。
分布式最大的要求就是质量保证,分布式太阳能电池板在屋顶上放20-25年,对光伏产品可靠性要求更高。硅电池、薄膜电池、聚光电池都是降低成本,提高转换效率的技术手段。光伏市场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纠结过在国家能源局印发《201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提出了在2014年要加快发展光伏产业,计划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00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要占其中的60%。2020年,分布式光伏发电用户侧平价上网,而2020年风力发电侧就要实现平价上网,和火力发电一样了。记者:有人说,2014年中国光伏产业进入了马拉松式的长跑阶段,在下一步的发展中,中国的光伏企业如何准备呢?孟宪淦:中国的光伏制造业经历过爆发式的增长,其原因还主要是国际市场的拉动,在暴利的驱动下,国内光伏制造业大干快上,在地方政府的扶植之下,产生可类似于施正荣的神话。另外,开发商安装也要在质量上保证。
另外,聚光光伏的跟踪系统本身成本高昂,精密跟踪太阳系统可靠性、人工管理存在巨大的问题。但是在经历了欧美双反调查、国内市场萎缩的劫难以后,我国的光伏产业到底应该以怎样的路径发展?整个光伏行业似乎还莫衷一是。
晶体硅市场占有率达到了95%以上,成本下降快,转化率不断提升,受到市场的认可也是很自然的问题。我们不能否认金太阳工程的发展过程中的确存在一部分问题,但是没有金太阳工程,我们的光伏产业不可能有现在的规模,所以金太阳工程为我国的光伏产业启动了市场,让企业看到了预期。
按着有关部门的预测,我们今年的单晶硅电池的转换效率要达到20%,多晶硅达到18%,晶体硅电池成本还有下降的空间。聚光电池材料砷化镓可以承受1000倍的光强,但是现在砷化镓价格昂贵,并且跟踪系统很复杂。
现在补贴是一个政策行为,光伏电站相对于火电、水电成本较高,如果没有政策补贴光伏产业是绝对发展不起来的。就目前的发展来看,几种路线发展是并列的,并且速度都很快。对于分布式光伏的监管、以及认证要比集中式难得多,这是相关部门必须要考虑到的。过去我们98%的光伏组件出口,现在我们如果按着每年做10G瓦的装机速度,这为国内的光伏制造企业赢得了发展的机遇。
所以,发展分布式光伏最难的不是技术路径问题,而是分布式光伏的管理问题。薄膜电池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另外,硅电池在材料消耗上占成本的60-70%,硅电池的主要材料晶体硅,价格从每公斤400-500美元,下降到了14-15美元之间,材料在成本中占得比例不断下降。在施工以后要有验收、把控、以及管理,这对开发商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目前,发展聚光电池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有人在进入,也有人在退出,聚光电池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现在还不算马拉松,将来没有政府补贴才是真正的马拉松。
现在补贴是一个政策行为,光伏电站相对于火电、水电成本较高,如果没有政策补贴光伏产业是绝对发展不起来的。如同一个婴孩,没有父母的抚养他是长不大的,光伏产业就是能原产业中的婴孩。硅电池、薄膜电池、聚光电池都是降低成本,提高转换效率的技术手段。只有不仅仅局限于眼前利益的企业,立志于整个光伏产业十年、二十年、乃至百年发展的企业才会有真正的未来。
另外,开发商安装也要在质量上保证。在施工以后要有验收、把控、以及管理,这对开发商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光伏市场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纠结过在国家能源局印发《201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提出了在2014年要加快发展光伏产业,计划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00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要占其中的60%。薄膜电池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另外精密的跟踪设备能否和电池使用周期同步,全寿命周期内跟踪设备维护成本将会是聚光光伏的最大成本,从而降低了聚光光伏的优势。目前还不可能降低成本。